農機服務中心
中心簡介
七團農機服務中心擁有大馬力機車庫2個,中型輪式播種機車車庫50個,采棉機庫22個,維修車間4個,農機標準化庫區示范項目用地南臨團部光明路,北臨友誼路,西臨人民路,場地地形平坦,主入口設在友誼路上。南北長124米,東西長127米,規劃建設用地17348平方米。功能分區按照辦公區、農機停放區兩大功能進行規劃,各區間有道路、綠化帶隔離,聯系方便、互不干擾。
辦公區:位于主入口去,由農業科技服務中心機停車場組成。農機停放區:位于整個用地的南側。由大馬力機庫、采棉機機庫、農機停放棚等組成,機農機推廣、安全監理、農機培訓、維修制作、零配件供應等綜合服務為一體的綜合農機服務管理中心。
七團擁有大中型拖拉機135臺,其中輪式播種,打藥機75臺;140馬力以上大馬力機車53臺,鏈式機車7臺;各型農機具343臺架,其中翻轉犁31架、聯合整地機35架、打埂犁35架、機械精量播種機55臺、拖車施肥機25臺、棉桿粉碎機43臺架、噴藥機15臺架、拖車75臺、紅棗播種機16臺;深松機3臺;銑平機3臺;聯合收割機4臺。
農機管理
管理上仍采用農機集中統一管理,采取合理政策實行公管私營,認真按照兵團“五統一、五規范”及“十個標準化”的要求,進一步加強農機管理。
- 抓好四個著力:一是著力推進農機技術窗行、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;二是著力促進農機、農藝經營方式協調發展;三是著力加強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;四是著力提高農機工業創新能力和制造能力。
- 繼續開展農機創先爭優競賽活動,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,在提高農機裝備水平的基礎上,更具作業面積合理配置大中型拖拉機數量,適時、優質、搞笑的完成各項農機作業任務。
- 認真按照農機具技術標準抓好檢修工作,要做到隨用隨修,市場準入,對達不到技術要求的農機具不予發放作業許可證,不準進入作業市場。
- 農機管理服務中心配備專業的農機管理技術人員,農機工人要做到“統一著裝、持證上崗、掛牌作業”。
- 加強農機技術培訓,農機干部全年作業培訓時間不少于7天,農機工人全年專業技術培訓不少于10天。
- 進一步落實農機工人包地政策,加強農機作業成本核算,合理的調整農機作業收費的價格,使農機工人的收入同團場經濟發展同步增長。
- 認真抓好農機統計匯報工作,抓好農機技術檔案的管理,特別是《機車工作日記》、《作業驗收單》、《機車技術檔案》要重點抓,主要農機圖標、版面、管理制度、工作職責上墻。
- 加強農機統計信息上報工作,全年上報農機信息不少于12篇。
- 進一步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,深入開展打擊“黑車非駕”和安全生產專項治理活動,不斷提高拖拉機的掛牌落戶率,檢驗合格率及駕駛員持證率,消除事故隱患,遏制重大農機事故的發生。
統一管理也是農機標準化工作開展的根本行政手段,有利于農機行業的快速發展,實現團場的農業現代化。團農機推廣站每年根據作業階段,對使用的機械進行4次達標檢查,并隨時檢查作業質量。農機服務推廣站的建設對我團農機行業的發展將起著重要作用,同時對全師農機行業的發展起著重要帶頭和示范作用,有利于生產、生活環境的改善,對增加職工收入均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要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,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、粗放型農業向集約型農業轉變,適時生產機械化,集約化經營,規范化管理,專業化服務將勢在必行,也是今后一個時期農業生產發展的一個方向。